通過對各規格槽鋼實際剪切質量和剪切間隙進行數據回歸分析,制定了每種規格的剪切間隙規范,具體為:63#槽鋼為0.20~0.30mm、80#槽鋼為0.20~0.35mm、100#槽鋼為0.25~0.35mm,120#槽鋼為0.25~0.40mm,并做出厚度為0.20~1.00mm的不同墊片。上、下剪刃腿部斜度與槽鋼成品孔型基本一致,這樣在剪切時腿部基本同時受力,剪切力較大,剪刃磨損較快,一方面腿端剪切壓痕嚴重,另一方面剪刃老化后,極易出現槽鋼剪切部分撕裂、毛刺較多的現象。槽鋼的規格主要用高度(h )、腿寬(b )、腰厚度(d )等尺寸來表示,國產槽鋼規格從5 -40 號,即相應的高度為5 -40cm 。
在一般大氣中,鋅層表面形成一層很薄而密實的氧化鋅層表面,它很難溶于水,故對鋼基體起著一定保護作用。槽鋼特性:具有較厚的致密的純鋅層覆蓋在鋼鐵表面上,它可以避免鋼鐵基體與任何的腐蝕溶液的接觸,保護鋼基體免受腐蝕。按照槽鋼的結構理論來說,受力點在槽鋼的翼板,也就是說槽鋼應該是立著,而不是趴著。因此,槽鋼可以改變建筑物的著力結構,節省建筑用材。
其規格表示方法,如*53*5,表示腰高為毫米,腿寬為53毫米的槽鋼,腰厚為5毫米的槽鋼,或稱12#槽鋼。腰高相同的槽鋼,如有幾種不同的腿寬和腰厚也需在型號右邊加abc予以區別。每次更換剪刃時,先測量間隙,再選擇相應的墊片,確保剪切間隙控制在工藝要求范圍內。針對冷床冷卻速度慢的問題,在冷床區增加了水霧風機來提高冷床區的冷卻速度,又在剪機前一個倍尺處增加了一組水霧噴頭,降低槽鋼剪切部分的溫度,從而避免了因鋼溫高而造成的剪切缺陷。